如何選擇婚攝?

 

一生一次的婚禮大事,婚攝選擇真的不能馬虎。首先,婚禮攝影分成平面(拍照)動態(錄影)兩個層面,就技術及器材來說,是完全不同領域。如何選擇其實要先考量自身的需求! 首先,從成品說起(以團隊為例),平面攝影給的是照片,一天拍下來少說也會有500至1000張,接著經過篩選、調整後,再精選出100至200張做成相本、音樂MV。動態錄影給的是影片,一天錄下來即有數小時的分段檔案,再經剪輯成3至8分鐘的微電影MV。一個好的婚攝所交出的成品,除了精選出的東西要好之外,最容易被大部分人忽略的那些”剩下的”、”沒被挑選到的”也要好,這也是為什麼常常出現爭議,例如”明明官網上的東西很好,拍出來卻是怎樣怎樣……”。因此,在挑選攝影師時,一定要更加謹慎! 這篇整理出幾個方向供準新人們參考。

觀察作品

從作品的數量、作品的品質、作品的穩定度等三個方向去觀察。其中又以後兩者較為重要,一個好的攝影師,最基本的質感及穩定度都有一定的水準,作品數量僅供參考而已。至於所謂的風格,那是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有些人要的是真實紀錄,有些人要的是美,有些人喜歡明亮、輕柔,有些人喜歡偏暗、重口味,太多偏好沒一個標準,但可從構圖、快門時機、膚質來判斷照片好與壞。新人們除了看官網上放的那些”精選大師級”照片外,最好多看看幾本作品,觀察作品的穩定度。

本團隊照片風格:

  1. 照片水平線
    除非是特殊角度,否則我們很注重照片水平,歪來歪去的照片看多了連我們自己都不習慣。
  2. 以明亮風為主軸
    除非特殊情況,為了氣氛故意把照片做髒做暗,否則大部分的照片都以明亮、乾淨為基本準則。
  3. 人像皮膚
    團隊對人像的膚質、膚色、透度都有基本要求,為了做到這點,拍攝時所用的控光設備一點都不能馬虎。
  4. 基本濾圖
    貶眼、閉眼、怪表情、重覆過多的照片,在第一關濾圖就會處理掉,請新人們放心。

觀察器材

器材的好壞、多寡無法決定一個攝影師的價值! 一個好的攝影師靠的是腦袋、是經驗。但還是不得不提一下,專業婚攝及業餘婚攝投資成本可以差很多的觀念。以本團隊為例,拍攝出雙機(1DX+5D3),鏡頭群除了最基本的大三元還外加數顆定焦,閃光燈、控光設備更是多到數不完,這樣的器材成本加一加少說也要五、六十萬,更別提後台的電腦配備、儲存設備、校色設備…等,加一加動輒百萬。為因應各式各樣的環境光專業婚攝需擁有相當的控光器材及拍攝經驗,什麼時間補什麼樣的光,是打亮、打線條、打氣氛、打色溫都大有講究。當然,從頭到尾一支閃光燈向上閃也能拍完全場! 其中的差異還請新人們自行體會。雖然現今相機數位化,攝影入門門檻降至極低,但絕非拿著單眼相機就是攝影師。

觀察交期

一個好的婚禮攝影師,在婚禮旺季肯定是忙翻的! 幾乎所有好日子都會有case,連拍四天五天都是家常便飯,觀察他的社群動態可以讓你更了解這個攝影師夯不夯! 案量多的,假日拍婚禮,平日拍婚紗,一個月30天可以拍到25天的都大有人在,因此他根本沒有美國時間快速交件,據所知,婚禮兩個月交件的攝影師已經算很快了! 怎麼說? 這邊分析給你聽。拍攝一天下來少說也有1000-2000張照片,這些照片全部都要經過攝影師過濾調整,這個過程至少要三天以上(有些現場燈光較差還得多花數倍的時間調整)。然後是出成品,假設有相片書,照片還需要排版、送廠商印製,這個過程至少要五天,最後加上光碟燒錄、印製…等雜事,整個流程跑下來至少十天跑不掉。聽起來好像十天就可以交件了啊? 為什麼要拖到兩個月? 剛剛說的那些都只是攝影師不拍照且只專心處理一對客人的速度! 就婚禮來說,旺季一個月拍個7-8場不為過,換句話說,若前一個月沒有case,那第一個客人的件最快十天後可以完成,第二個客人則是十天後的十天,也就是二十天可完成,第三個三十天…第八個就已經來到兩個月又二十天了! 加上旺季往往不會單單只有一個月,假設連三個月都是結婚大月,那最後一個客人要多久才拿的到呢? 有時候,真的不是攝影師會拖,而是就算已經日以繼夜,仍趕不出來,還請新人們多多諒解!

 

綜觀以上說明,是不是對婚攝有多那麼一丁點認識呢? 想想看,攝影師拍一場婚禮,累一天後還要十天處理照片,假設拍攝收費兩萬元,換算下來一天工資還不到兩千塊,真的貴嗎? 一個好的攝影師養成是需要數年的培訓,除了會拍照會按快門,還要懂人體線條美學,要抓出每個人的角度,更要有豐富的經驗,臨危不亂,甚至還要懂造型懂禮服,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及經驗累積,也是外人看不到的地方! 市場始終有它的淘汰準則,堅持做到最好是我們不變的信念。